今年以来,在中国民协的指导下,在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领导下,湖北省民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为己任,组织开展系列工作,在推动全省民间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重点项目】
有序推进编纂任务。持续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湖北卷的编纂工作。11月 28日,在《黑暗传》当代研究学术交流会暨《大系·神话/史诗/长诗》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黑暗传》的文化内涵和定位,为《黑暗传》的后续编纂工作把脉定向。此外,加强与长江出版社合作,积极推进荆楚民间文化大系第十二辑的编纂工作,筹备第十三辑的编纂工作;积极与湖北科技出版社合作,策划出版《湖北民间文化书库》;完成了《安陆文化丛书》组稿和出版工作。
【重要活动】
承办高规格的文艺活动。2月4日至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联、宣恩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我们的节日——2023中国元宵节俗座谈会暨宣恩元宵节俗考察”活动在湖北宣恩举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湖北省文联一级巡视员肖伟池等领导参加活动,30余名来自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对宣恩县特色元宵民俗进行了考察,围绕宣恩地域文化,节俗的产生、演变和传承,民俗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关系,民俗在新时代的发展传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月4日至7日,“我们的节日——2023中国元宵节俗座谈会暨宣恩元宵节俗考察”活动在湖北宣恩举行。
我们的节日——2023中国元宵节俗座谈会暨宣恩元宵节俗考察”活动合影。
11月27日-28日,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作指导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黑暗传》当代研究学术交流会暨《大系·神话/史诗/长诗》学术讨论会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召开。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中国民协副主席郭崇林,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锦强,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与30余名专家学者实地调研考察了神农架《黑暗传》的挖掘、整理、传承及传播现状,并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编纂框架体系内,对《黑暗传》的文本内容、表现形式、社会功能、文化性质、传承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进一步明晰了《黑暗传》创世文本内容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和巨大价值。
11月27日-28日,《黑暗传》当代研究学术交流会暨《大系·神话/史诗/长诗》学术讨论会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召开。
开展年度主题活动。一是举办首届 “湖北好故事”主题创作暨展演活动,得到广大故事创作及故事讲演爱好者的广泛支持,收到4.5万余份故事文稿及讲演视频。期间,录制并发布了系列名师课程,帮助参赛者了解故事文化,提高故事创作及讲述技巧。通过专家初评、终评两次评审,评出了文本及讲演十佳作品。 二是举办“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影像展(咸宁篇)。以“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影像展为基础上,举办咸宁地方巡展,旨在通过民俗影像展览,展示地方民俗特色。
【人才培养】
推荐省内优秀民间文艺工作者参加中国民协举办的各类活动。向中国民协推荐省民协会员、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常量作为“山花烂漫 青春撷英”2023年全国优秀中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候选人;推荐中国民协会员范文杰、张露文参加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育计划。
举办了湖北民俗影像记录专题培训班。10月26日至29日,湖北省民俗影像记录专题培训班在恩施来凤举办,70余名民间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10月26日至29日,湖北省民俗影像记录专题培训班在恩施来凤举办。
推荐优秀人才和作品亮相国家级、省级平台。推荐潜江《栽秧歌》和保康《尧治河稀奇多》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民歌)初评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活动;向中国民协推荐了3名湖北省民间文艺爱好者申报中国民协组织的“民间文化进校园”讲师;选送神农架林区吹打说唱节目《黑暗传》参加“说唱中国——民间艺人口中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展演”。组织优秀作品申报省级扶持项目,《楚技流芳系列丛书》(第一期)、《荆楚民间文化大系·第十三辑》《编织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安陆文化丛书》等民间文艺类项目入围2023年湖北省签约制文学艺术创作扶持项目。
组织民间文艺家参加文艺志愿服务。组织汉绣大师黄春萍 、锦绣雕刻大师容正茂 、面塑非遗传承人张露文、武汉泥塑非遗传承人胡作林、剪纸传承人余华、皮影戏表演艺术非遗文化传承人陈红军等参加3月5日举行的“唱响新时代 争当新雷锋”湖北省文联“文艺两新”专场。推荐潜江两名民歌手参加在潜江举办的湖北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惠民演出。
立足职能,积极开展服务工作。组织符合条件的民间文艺家参加2023年度新文艺群体高级职称评审,我会推选的邹传志、周杨成功获评副高职称。2023年度共发展145名新会员。
【专业委员会】
指导并协调省民协谜语专业委员会认真做好与武汉市总工会合作的2023春节七天线上灯谜展猜工作;谜语专业委员会的熊辉、葛晓滨、杜娟代表湖北参加第八届中华灯谜文化节,获得亚军的好成绩;用做谜猜谜射虎的形式,丰富省文联志愿服务内容。成立了“传统饮食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湖北省美食文化工作会,对“巴楚美食(鹤峰)研究开发基地”进行考察、验收。
【采风调研】
9月26-28日,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率领湖北省、咸宁市文联和民协专家团20余人先后深入咸宁通城县、崇阳县、赤壁市、咸安区等地开展“学习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深入挖掘打造咸宁古瑶文化采风创作活动,深入考察古瑶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情况、民间音乐挖掘整理情况、民俗摄影发展情况,并通过座谈会将专家意见反馈给当地文化部门。10月29日-31日,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带队,先后到巴东县野三关镇千年老街、茶店驿站、巴东幺妹艺术团、茶店子镇朱砂土村等地,就如何发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积极作用进行调研。
9月26-28日,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带领由湖北民间文艺家组成的专家团开展“学习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深入挖掘打造咸宁古瑶文化采风创作活动。
9月26日,在通城县召开湖北省民间文艺家主题采风深扎创作座谈会。
【文化之乡建设】
1月中旬,组织召开宜昌三斗坪镇创建三峡神牛文化之乡预审会,并在4月组织专家参加三峡神牛文化节,命名夷陵区三斗坪镇为“湖北三峡神牛文化之乡”。4月18日—20日,组织专家到保康调研,指导尧治河创建“尧帝传说之乡”。5月12日—14日,组织专家到阳新考察阳新布贴文化之乡创建情况,经考察验收,授予阳新县“湖北省布贴文化之乡”的称号。9月23日—25日,前往丹江口调研,指导“沧浪文化之乡”建设。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4-09-06 来源:湖北文艺网 作者:
今年以来,在中国民协的指导下,在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领导下,湖北省民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为己任,组织开展系列工作,在推动全省民间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重点项目】
有序推进编纂任务。持续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湖北卷的编纂工作。11月 28日,在《黑暗传》当代研究学术交流会暨《大系·神话/史诗/长诗》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黑暗传》的文化内涵和定位,为《黑暗传》的后续编纂工作把脉定向。此外,加强与长江出版社合作,积极推进荆楚民间文化大系第十二辑的编纂工作,筹备第十三辑的编纂工作;积极与湖北科技出版社合作,策划出版《湖北民间文化书库》;完成了《安陆文化丛书》组稿和出版工作。
【重要活动】
承办高规格的文艺活动。2月4日至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联、宣恩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我们的节日——2023中国元宵节俗座谈会暨宣恩元宵节俗考察”活动在湖北宣恩举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湖北省文联一级巡视员肖伟池等领导参加活动,30余名来自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对宣恩县特色元宵民俗进行了考察,围绕宣恩地域文化,节俗的产生、演变和传承,民俗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关系,民俗在新时代的发展传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月4日至7日,“我们的节日——2023中国元宵节俗座谈会暨宣恩元宵节俗考察”活动在湖北宣恩举行。
我们的节日——2023中国元宵节俗座谈会暨宣恩元宵节俗考察”活动合影。
11月27日-28日,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作指导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黑暗传》当代研究学术交流会暨《大系·神话/史诗/长诗》学术讨论会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召开。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中国民协副主席郭崇林,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锦强,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与30余名专家学者实地调研考察了神农架《黑暗传》的挖掘、整理、传承及传播现状,并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编纂框架体系内,对《黑暗传》的文本内容、表现形式、社会功能、文化性质、传承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进一步明晰了《黑暗传》创世文本内容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和巨大价值。
11月27日-28日,《黑暗传》当代研究学术交流会暨《大系·神话/史诗/长诗》学术讨论会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召开。
开展年度主题活动。一是举办首届 “湖北好故事”主题创作暨展演活动,得到广大故事创作及故事讲演爱好者的广泛支持,收到4.5万余份故事文稿及讲演视频。期间,录制并发布了系列名师课程,帮助参赛者了解故事文化,提高故事创作及讲述技巧。通过专家初评、终评两次评审,评出了文本及讲演十佳作品。 二是举办“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影像展(咸宁篇)。以“百年民俗 湖北记忆”影像展为基础上,举办咸宁地方巡展,旨在通过民俗影像展览,展示地方民俗特色。
【人才培养】
推荐省内优秀民间文艺工作者参加中国民协举办的各类活动。向中国民协推荐省民协会员、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常量作为“山花烂漫 青春撷英”2023年全国优秀中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候选人;推荐中国民协会员范文杰、张露文参加中国民协“山花英才”培育计划。
举办了湖北民俗影像记录专题培训班。10月26日至29日,湖北省民俗影像记录专题培训班在恩施来凤举办,70余名民间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10月26日至29日,湖北省民俗影像记录专题培训班在恩施来凤举办。
推荐优秀人才和作品亮相国家级、省级平台。推荐潜江《栽秧歌》和保康《尧治河稀奇多》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民歌)初评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活动;向中国民协推荐了3名湖北省民间文艺爱好者申报中国民协组织的“民间文化进校园”讲师;选送神农架林区吹打说唱节目《黑暗传》参加“说唱中国——民间艺人口中的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展演”。组织优秀作品申报省级扶持项目,《楚技流芳系列丛书》(第一期)、《荆楚民间文化大系·第十三辑》《编织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安陆文化丛书》等民间文艺类项目入围2023年湖北省签约制文学艺术创作扶持项目。
组织民间文艺家参加文艺志愿服务。组织汉绣大师黄春萍 、锦绣雕刻大师容正茂 、面塑非遗传承人张露文、武汉泥塑非遗传承人胡作林、剪纸传承人余华、皮影戏表演艺术非遗文化传承人陈红军等参加3月5日举行的“唱响新时代 争当新雷锋”湖北省文联“文艺两新”专场。推荐潜江两名民歌手参加在潜江举办的湖北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惠民演出。
立足职能,积极开展服务工作。组织符合条件的民间文艺家参加2023年度新文艺群体高级职称评审,我会推选的邹传志、周杨成功获评副高职称。2023年度共发展145名新会员。
【专业委员会】
指导并协调省民协谜语专业委员会认真做好与武汉市总工会合作的2023春节七天线上灯谜展猜工作;谜语专业委员会的熊辉、葛晓滨、杜娟代表湖北参加第八届中华灯谜文化节,获得亚军的好成绩;用做谜猜谜射虎的形式,丰富省文联志愿服务内容。成立了“传统饮食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湖北省美食文化工作会,对“巴楚美食(鹤峰)研究开发基地”进行考察、验收。
【采风调研】
9月26-28日,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率领湖北省、咸宁市文联和民协专家团20余人先后深入咸宁通城县、崇阳县、赤壁市、咸安区等地开展“学习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深入挖掘打造咸宁古瑶文化采风创作活动,深入考察古瑶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情况、民间音乐挖掘整理情况、民俗摄影发展情况,并通过座谈会将专家意见反馈给当地文化部门。10月29日-31日,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带队,先后到巴东县野三关镇千年老街、茶店驿站、巴东幺妹艺术团、茶店子镇朱砂土村等地,就如何发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积极作用进行调研。
9月26-28日,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带领由湖北民间文艺家组成的专家团开展“学习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深入挖掘打造咸宁古瑶文化采风创作活动。
9月26日,在通城县召开湖北省民间文艺家主题采风深扎创作座谈会。
【文化之乡建设】
1月中旬,组织召开宜昌三斗坪镇创建三峡神牛文化之乡预审会,并在4月组织专家参加三峡神牛文化节,命名夷陵区三斗坪镇为“湖北三峡神牛文化之乡”。4月18日—20日,组织专家到保康调研,指导尧治河创建“尧帝传说之乡”。5月12日—14日,组织专家到阳新考察阳新布贴文化之乡创建情况,经考察验收,授予阳新县“湖北省布贴文化之乡”的称号。9月23日—25日,前往丹江口调研,指导“沧浪文化之乡”建设。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