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美术 音乐 曲艺 摄影 舞蹈 民间文艺 书法 电影 杂技 电视 文艺评论

“山水归一 ·刘训朝中国画作品展”开展

发布时间: 2025-04-23 来源: 湖北日报客户端 作者: 通讯员汪兴根、张天堂、吴吉云 [关闭窗口]

笔墨纵横凝浩气,山水归一写初心。4月21日,“山水归一 ·刘训朝中国画作品展”在神农架林区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汇聚了保康籍画家刘训朝近年创作的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的近百幅精品力作,以笔墨丹青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吸引了省内外众多艺术界人士、文化学者及书画爱好者到场观展。与此同时,保康文艺评论家协会牵头组织业内专家及文艺评论家进行专题座谈,剖析刘训朝画作特点,解读创作密码,研究下一步发展方向。

刘训朝是保康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在绘画领域建树颇丰。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并展出,2025年1月作品《鱼水情深》入展“全国百位将军•百位名家书画交流展”十周年精品回顾展;2024年作品《运河情》入展“流动的画卷”大运河文化主题创作展……其艺术风格独特,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法,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在此次展览中,其《汉水楚望》《醉秋》《运河情》《太行写生》《编织幸福》《乡愁》《山水墨色》等代表作引发观众驻足品评。

刘训朝在开幕式致辞中表达了对主办方及社会各界支持的感谢,并分享了自己从保康山水到神农架秘境的艺术创作心路。他说,神农架的苍茫林海与荆山沮水共同滋养了他的创作灵感,希望通过作品传递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

随后,襄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保康县评协主席洪波主持召开了刘训朝中国画作品座谈会。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襄阳等地的艺术名家及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刘训朝的中国画创作,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对当代艺术的影响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讨中国画的当代发展路径。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天津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杨沛璋从专业角度深入剖析作品,解读画作中蕴含的艺术理念与创新之处,评价刘训朝作品“既承传统文人画之清雅,又具时代气象的宏阔意境”,并对其扎根地域文化、探索水墨语言创新的艺术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建议他“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中国国家画院特约评论员、北京市海淀区美协代理主席张驰结合行业发展,阐述刘训朝作品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独特价值;襄阳市文联副主席、市美协副主席、湖北文理学院教授管启文认为刘训朝的中国画以山水见长,其作品构图疏朗大气,墨色浑厚中透出灵秀,既描绘了鄂西北山水的雄奇险峻,又融入了对生态文明的哲思……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为此次展览注入了浓厚的学术气息,也让观众对刘训朝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左文辉说,刘训朝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山水、花鸟、人物都处理得得心应手,他把创新和传统结合得非常好,他的画面里,有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独特的理解。

泉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襄阳市美协副主席罗银兰表示,刘训朝的作品为襄阳和神农架两地艺术对话搭建了桥梁,期待未来更多跨区域合作。

同时,与会专家们还对刘训朝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外联部副主任李志勇说,刘训朝这几年一直在基层学习、画画,建议他多走出去,到北京啊,到各大画展,多看看画展,因为一个画家的成名,与他的格局与眼界是分不开的。

王承鼎、李敬相、郑长宝、宋进潮、李明义、苏虹等保康县文艺界人士也纷纷发言,谈观感,谈启发,谈认识,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刘训朝的艺术创作密码。

洪波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刘训朝作为目前第一位举办个人画展的保康籍画家,其艺术成就斐然。他师从名家,不断精进技艺,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山水画作里,以细腻且磅礴笔触勾勒巍峨山峰、茂密森林与蜿蜒溪流,尽显自然雄浑壮美;花鸟作品充满生机活力,精准捕捉形态神韵,传递对生命的热爱;人物画形神兼备,借笔墨展现内心世界。此次画展是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节点,也将为保康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悉,“山水归一 ·刘训朝中国画作品展”由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神农架林区美术馆、神农架文旅研究院联合承办,云奕画学会、北京传统文化研究院协办,北京海淀区美协为展览提供专业学术指导。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画展不仅为神农架文旅融合注入艺术活力,也为弘扬中国画传统文化、推动地域艺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山水归一 ·刘训朝中国画作品展”开展

发表时间:2025-04-23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作者:通讯员汪兴根、张天堂、吴吉云

笔墨纵横凝浩气,山水归一写初心。4月21日,“山水归一 ·刘训朝中国画作品展”在神农架林区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汇聚了保康籍画家刘训朝近年创作的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的近百幅精品力作,以笔墨丹青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吸引了省内外众多艺术界人士、文化学者及书画爱好者到场观展。与此同时,保康文艺评论家协会牵头组织业内专家及文艺评论家进行专题座谈,剖析刘训朝画作特点,解读创作密码,研究下一步发展方向。

刘训朝是保康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在绘画领域建树颇丰。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并展出,2025年1月作品《鱼水情深》入展“全国百位将军•百位名家书画交流展”十周年精品回顾展;2024年作品《运河情》入展“流动的画卷”大运河文化主题创作展……其艺术风格独特,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法,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在此次展览中,其《汉水楚望》《醉秋》《运河情》《太行写生》《编织幸福》《乡愁》《山水墨色》等代表作引发观众驻足品评。

刘训朝在开幕式致辞中表达了对主办方及社会各界支持的感谢,并分享了自己从保康山水到神农架秘境的艺术创作心路。他说,神农架的苍茫林海与荆山沮水共同滋养了他的创作灵感,希望通过作品传递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

随后,襄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保康县评协主席洪波主持召开了刘训朝中国画作品座谈会。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襄阳等地的艺术名家及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刘训朝的中国画创作,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对当代艺术的影响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讨中国画的当代发展路径。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天津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杨沛璋从专业角度深入剖析作品,解读画作中蕴含的艺术理念与创新之处,评价刘训朝作品“既承传统文人画之清雅,又具时代气象的宏阔意境”,并对其扎根地域文化、探索水墨语言创新的艺术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建议他“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中国国家画院特约评论员、北京市海淀区美协代理主席张驰结合行业发展,阐述刘训朝作品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独特价值;襄阳市文联副主席、市美协副主席、湖北文理学院教授管启文认为刘训朝的中国画以山水见长,其作品构图疏朗大气,墨色浑厚中透出灵秀,既描绘了鄂西北山水的雄奇险峻,又融入了对生态文明的哲思……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为此次展览注入了浓厚的学术气息,也让观众对刘训朝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左文辉说,刘训朝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山水、花鸟、人物都处理得得心应手,他把创新和传统结合得非常好,他的画面里,有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独特的理解。

泉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襄阳市美协副主席罗银兰表示,刘训朝的作品为襄阳和神农架两地艺术对话搭建了桥梁,期待未来更多跨区域合作。

同时,与会专家们还对刘训朝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外联部副主任李志勇说,刘训朝这几年一直在基层学习、画画,建议他多走出去,到北京啊,到各大画展,多看看画展,因为一个画家的成名,与他的格局与眼界是分不开的。

王承鼎、李敬相、郑长宝、宋进潮、李明义、苏虹等保康县文艺界人士也纷纷发言,谈观感,谈启发,谈认识,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刘训朝的艺术创作密码。

洪波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刘训朝作为目前第一位举办个人画展的保康籍画家,其艺术成就斐然。他师从名家,不断精进技艺,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山水画作里,以细腻且磅礴笔触勾勒巍峨山峰、茂密森林与蜿蜒溪流,尽显自然雄浑壮美;花鸟作品充满生机活力,精准捕捉形态神韵,传递对生命的热爱;人物画形神兼备,借笔墨展现内心世界。此次画展是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节点,也将为保康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悉,“山水归一 ·刘训朝中国画作品展”由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神农架林区美术馆、神农架文旅研究院联合承办,云奕画学会、北京传统文化研究院协办,北京海淀区美协为展览提供专业学术指导。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画展不仅为神农架文旅融合注入艺术活力,也为弘扬中国画传统文化、推动地域艺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