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美术 音乐 曲艺 摄影 舞蹈 民间文艺 书法 电影 杂技 电视 文艺评论

【省舞协】第四期“荆楚舞蹈人才培英计划”培训班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 2025-04-15 来源: 省舞协 作者: [关闭窗口]

4月12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艺术实践,深入挖掘湖北地域文化,加强我省舞蹈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湖北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舞蹈家协会举办的第四期“荆楚舞蹈人才培英计划”培训班正式启动。

活动通过“理论学习”“舞蹈编创”与“非遗传承”三个课程板块,引导青年舞蹈人才深入黄冈这片红色沃土,探索荆楚文化精髓,为舞蹈创作注入时代精神与地域特色。

001.jpg


开班仪式:凝聚共识,擘画蓝图

4月12日下午,全体学员齐聚黄冈市遗爱湖江柳摇村东坡文创空间,举行开班仪式。黄冈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叶大军在致辞中,以黄冈“红色文化”“东坡文化”“大别山精神”三大文化脉络为引,系统阐述了黄冈作为革命老区与人文胜地的历史积淀。他强调,艺术创作需扎根地域文化土壤,方能焕发时代生命力,并期待学员以舞蹈语言讲好黄冈故事。

湖北省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张莉回顾了前几期“培英计划”的丰硕成果,提及《橘颂》《妹娃过河》等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的亮眼成绩。她寄语学员“以脚步丈量荆楚大地,以舞姿诠释时代精神”,鼓励大家深入挖掘黄冈红色历史与民俗文化,创作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舞蹈作品。

湖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董勇则详细解读了此次培训班的活动安排,强调“田野调查与理论研习并重”的核心理念,号召学员在革命纪念馆感悟信仰力量。会议由黄冈市舞蹈家协会主席、黄冈艺术学校党委副书记凌敏主持。

开班仪式后,特别安排了一场温馨而活跃的破冰仪式。来自不同院团、院校、新文艺群体的学员们纷纷进行交流分享,氛围热烈而融洽。他们中既有参与多期培训的“老面孔”,也有首次加入的“新成员”。在破冰仪式的推动下,大家更快地打破了彼此间的陌生感,表达了对此次培训的期待,希望能在培训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文化寻根:红色与文脉的交响

此次活动学员以省文联为起点奔赴鄂东,开启沉浸式文化寻根之旅。首日,全体成员走进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通过犁铧蓑笠等民俗器物触摸农耕文明肌理。随后与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黄梅戏学院师生展开对话,在黄梅戏程式化身段与现代舞蹈语汇的碰撞中,探寻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维度。

005WX20250414-214332@2x.png

006WX20250414-214403@2x.png

4月13日,学员们先后走进陈策楼陈潭秋纪念馆与黄冈市民俗博物馆。前者以泛黄手稿与军号枪械再现革命先驱的信仰轨迹,后者通过楚式漆器纹饰揭示长江文明密码,为当代舞蹈创作注入历史纵深感。当日下午,在东坡赤壁的江风松涛间,苏学专家李林以《赤壁赋》为引,解码“惊涛裂岸”的文学意象,引导学员构建水墨意境与解构主义编舞的时空对话。

008WX20250414-214424@2x.png

4月14日,聚焦红色基因与非遗活化。学员在七里坪镇八一村通过三组艺术符号具象诠释大别山精神:以梭镖铁画凝铸“坚守信念”,用送郎参军雕塑演绎“胸怀全局”,借铜锣号角奏响“勇当前锋”。

下午,学员们穿行于长胜街明清古建筑群,从雕花门楼的视觉叙事到铁匠铺的锻打韵律,完成民间艺术基因库的立体化采集。在红安绣活传承人席和玉现场演示刺绣技法后,培训班前往秦基伟故居参观。学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故居,通过讲解员解说与展品观摩,深切感受秦基伟将军的革命情怀与崇高风范。

学员们表示,此次参观不仅深化了对黄冈红色历史的理解,更激发了创作灵感,将把采风所得转化为舞蹈语汇,用肢体叙事传承红色精神。

009WX20250414-214438@2x.png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省舞协】第四期“荆楚舞蹈人才培英计划”培训班正式启动

发表时间:2025-04-15 来源:省舞协 作者:

4月12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艺术实践,深入挖掘湖北地域文化,加强我省舞蹈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湖北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舞蹈家协会举办的第四期“荆楚舞蹈人才培英计划”培训班正式启动。

活动通过“理论学习”“舞蹈编创”与“非遗传承”三个课程板块,引导青年舞蹈人才深入黄冈这片红色沃土,探索荆楚文化精髓,为舞蹈创作注入时代精神与地域特色。

001.jpg


开班仪式:凝聚共识,擘画蓝图

4月12日下午,全体学员齐聚黄冈市遗爱湖江柳摇村东坡文创空间,举行开班仪式。黄冈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叶大军在致辞中,以黄冈“红色文化”“东坡文化”“大别山精神”三大文化脉络为引,系统阐述了黄冈作为革命老区与人文胜地的历史积淀。他强调,艺术创作需扎根地域文化土壤,方能焕发时代生命力,并期待学员以舞蹈语言讲好黄冈故事。

湖北省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张莉回顾了前几期“培英计划”的丰硕成果,提及《橘颂》《妹娃过河》等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的亮眼成绩。她寄语学员“以脚步丈量荆楚大地,以舞姿诠释时代精神”,鼓励大家深入挖掘黄冈红色历史与民俗文化,创作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舞蹈作品。

湖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董勇则详细解读了此次培训班的活动安排,强调“田野调查与理论研习并重”的核心理念,号召学员在革命纪念馆感悟信仰力量。会议由黄冈市舞蹈家协会主席、黄冈艺术学校党委副书记凌敏主持。

开班仪式后,特别安排了一场温馨而活跃的破冰仪式。来自不同院团、院校、新文艺群体的学员们纷纷进行交流分享,氛围热烈而融洽。他们中既有参与多期培训的“老面孔”,也有首次加入的“新成员”。在破冰仪式的推动下,大家更快地打破了彼此间的陌生感,表达了对此次培训的期待,希望能在培训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

文化寻根:红色与文脉的交响

此次活动学员以省文联为起点奔赴鄂东,开启沉浸式文化寻根之旅。首日,全体成员走进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通过犁铧蓑笠等民俗器物触摸农耕文明肌理。随后与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黄梅戏学院师生展开对话,在黄梅戏程式化身段与现代舞蹈语汇的碰撞中,探寻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维度。

005WX20250414-214332@2x.png

006WX20250414-214403@2x.png

4月13日,学员们先后走进陈策楼陈潭秋纪念馆与黄冈市民俗博物馆。前者以泛黄手稿与军号枪械再现革命先驱的信仰轨迹,后者通过楚式漆器纹饰揭示长江文明密码,为当代舞蹈创作注入历史纵深感。当日下午,在东坡赤壁的江风松涛间,苏学专家李林以《赤壁赋》为引,解码“惊涛裂岸”的文学意象,引导学员构建水墨意境与解构主义编舞的时空对话。

008WX20250414-214424@2x.png

4月14日,聚焦红色基因与非遗活化。学员在七里坪镇八一村通过三组艺术符号具象诠释大别山精神:以梭镖铁画凝铸“坚守信念”,用送郎参军雕塑演绎“胸怀全局”,借铜锣号角奏响“勇当前锋”。

下午,学员们穿行于长胜街明清古建筑群,从雕花门楼的视觉叙事到铁匠铺的锻打韵律,完成民间艺术基因库的立体化采集。在红安绣活传承人席和玉现场演示刺绣技法后,培训班前往秦基伟故居参观。学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故居,通过讲解员解说与展品观摩,深切感受秦基伟将军的革命情怀与崇高风范。

学员们表示,此次参观不仅深化了对黄冈红色历史的理解,更激发了创作灵感,将把采风所得转化为舞蹈语汇,用肢体叙事传承红色精神。

009WX20250414-214438@2x.png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