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美术 音乐 曲艺 摄影 舞蹈 民间文艺 书法 电影 杂技 电视 文艺评论

湖北文艺名家—田克兢

发布时间: 2025-09-28 来源: 文学艺术院 作者: 田克兢 [关闭窗口]

田克兢,一级演员,武汉独角戏创始人,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曾任武汉说唱团副团长,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省委委员、民盟市委常委,湖北省消防形象大使,武汉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十大“自学成才”标兵,武汉市劳动模范。多年以来走进工厂、学校、农村进行义务演出,并为贫困学生、灾区民众捐款捐物,多次被红十字会等多家机构颁发爱心公益大使奖证、捐赠证书等。

作为独角戏创始人,他先后推出《吃不了兜着走》《整容》《棋迷》《中奖》《鹊桥热线》《麻厂长》等五百多段经典独角戏,先后获全国小品大赛表演一等奖,CCTV春节联欢晚会“观众喜爱的节目”三等奖等,几乎囊括湖北省及武汉市各种曲艺小品大赛的全部一等奖。作为武汉广播电视台《都市茶座》创始人之一,“岔巴子”的创造者,他先后主演武汉广播电视台《都市茶座》栏目剧3000余集,主演武汉说唱团方言贺岁喜剧《杠上开花》《海底捞月》《一枪拍案惊奇》《鬼子进了城》《信了你的邪》《一碗都是我的》《活到就要活快活》《财神来敲门》等近二十余部,同时在银屏和舞台上塑造出独具武汉文化魅力的“岔巴子”形象,人见人爱、家喻户晓。2005年春节期间,央视《见证》栏目推出《找乐》专辑,要在全国8个城市找出8个最能代表该城市民风民俗的笑星,武汉市的代表正是田克兢。2009年在北京被授予“新中国曲艺60年“优秀中青年曲艺表演艺术家”称号。

独脚戏是湖北没有的曲种,田克兢之后,湖北人更习惯称呼为独角戏——由一人扮演一角或多角,以表演为主,评说为辅,要求形神俱似,嬉笑怒骂中针砭时弊。

开始表演独角戏后,田克兢养成了观察的习惯,“捕捉身边各式人物的特点,创作和演出时,随时能调用心中熟知的人物。”

独角戏《楼上楼下》在1981年的湖北省职工汇演中分别拿下创作、表演的一等奖,得到了湖北曲艺家协会的认可,也为独角戏在湖北扎根打好了基础――在随后一年的职工汇演前,湖北省文化宣传部将独角戏写进了曲种名单,与湖北道情、湖北小曲、湖北评书等同列,独角戏被列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田克兢是湖北方言独角戏这一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传承人。

上世纪90年代初,田克兢的艺术生涯再上新台阶。他与著名作家、编剧夏雨田老师合作的《吃不了兜着走》一举荣获“中国首届曲艺小品大奖赛”金奖,几乎是一夜之间,田克兢成为武汉的风云人物。之后,两人合作了众多经典节目,《整容》《棋迷》《中奖》《鹊桥热线》《麻厂长》等,脍炙人口。身处底层的普通大众认为,田克兢就是他们的“代言人”,他所表演和关注的,正是发生在民间的街坊是非、大城小事。



独角戏《老馋新传》

独角戏《麻将轶事》

独角戏《中奖》


《都市茶座》栏目创办于2000年。作为《都市茶座》栏目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田克兢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凸显武汉“天生江湖气魄,自在人间烟火”的精神特质,排练出不少叫座又叫好的汉味文艺精品。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坚守武汉乡土艺术传统,又创新艺术形式和创作内容。同时,他和何祚欢、尹北琛、周锦堂、马启厚、陆鸣、李道南、邱玲、冷佳华等多位本地最优秀表演艺术家共同努力,使《都市茶座》栏目一路跃升,取得较大的成绩。曾多次荣获得包括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在内的各级奖励,连续五年获得武汉广播电视台“十佳节目栏目”称号,而且长期占据武汉地区同类电视栏目的最高收视率,成为武汉观众公认的“必看”文化栏目。从2000年到2024年,这24年以来共制作播出《都市茶座》共3000多集,有数百位演员以自己塑造的角色与观众见面。

24年来,《都市茶座》多次受到中央、湖北省、武汉市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表彰、支持、推介。《都市茶座》栏目曾荣获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曾整体搬上央视《周末喜相逢》等栏目,并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报道,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2000年都市茶座第一期


新都市茶座之《搞泼了》


新都市茶座《打工变奏曲》

2005年,田克兢参与策划排演并主演了夏雨田的作品《活到就要活快活》(以下简称《活》),故事发生在“快活里”社区,讲一群热心人为离婚男人“岔巴子”找对象的故事,田克兢演出“岔巴子”一角。和他的独角戏不同,《活》剧是大曲艺形式,有单个曲种的展示,更注重多个曲种的综合表现,“独角”的田克兢开始进入“多角”的舞台,“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大曲艺也好,小曲艺也罢,只要不丢掉轻松幽默中针砭时弊的魂,都能转过来。”

这些年,在每周录制《都市茶座》情景剧之外,田克兢还以“岔巴子”形象一次次走上舞台,主创并主演了近二十部大型方言舞台剧《活到就要活快活》《杠上开花》《信了你的邪》《一碗都是我的》《一枪拍案惊奇》《海底捞月》《非诚勿扰》《鬼子进了城》《杠上开花Plus》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创了武汉方言话剧的一个辉煌时代。


方言舞台剧《海底捞月》


警示剧《拆出的意外》(上)


警示剧《拆出的意外》(下)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湖北文艺名家—田克兢

发表时间:2025-09-28 来源:文学艺术院 作者:田克兢

田克兢,一级演员,武汉独角戏创始人,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曾任武汉说唱团副团长,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省委委员、民盟市委常委,湖北省消防形象大使,武汉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十大“自学成才”标兵,武汉市劳动模范。多年以来走进工厂、学校、农村进行义务演出,并为贫困学生、灾区民众捐款捐物,多次被红十字会等多家机构颁发爱心公益大使奖证、捐赠证书等。

作为独角戏创始人,他先后推出《吃不了兜着走》《整容》《棋迷》《中奖》《鹊桥热线》《麻厂长》等五百多段经典独角戏,先后获全国小品大赛表演一等奖,CCTV春节联欢晚会“观众喜爱的节目”三等奖等,几乎囊括湖北省及武汉市各种曲艺小品大赛的全部一等奖。作为武汉广播电视台《都市茶座》创始人之一,“岔巴子”的创造者,他先后主演武汉广播电视台《都市茶座》栏目剧3000余集,主演武汉说唱团方言贺岁喜剧《杠上开花》《海底捞月》《一枪拍案惊奇》《鬼子进了城》《信了你的邪》《一碗都是我的》《活到就要活快活》《财神来敲门》等近二十余部,同时在银屏和舞台上塑造出独具武汉文化魅力的“岔巴子”形象,人见人爱、家喻户晓。2005年春节期间,央视《见证》栏目推出《找乐》专辑,要在全国8个城市找出8个最能代表该城市民风民俗的笑星,武汉市的代表正是田克兢。2009年在北京被授予“新中国曲艺60年“优秀中青年曲艺表演艺术家”称号。

独脚戏是湖北没有的曲种,田克兢之后,湖北人更习惯称呼为独角戏——由一人扮演一角或多角,以表演为主,评说为辅,要求形神俱似,嬉笑怒骂中针砭时弊。

开始表演独角戏后,田克兢养成了观察的习惯,“捕捉身边各式人物的特点,创作和演出时,随时能调用心中熟知的人物。”

独角戏《楼上楼下》在1981年的湖北省职工汇演中分别拿下创作、表演的一等奖,得到了湖北曲艺家协会的认可,也为独角戏在湖北扎根打好了基础――在随后一年的职工汇演前,湖北省文化宣传部将独角戏写进了曲种名单,与湖北道情、湖北小曲、湖北评书等同列,独角戏被列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田克兢是湖北方言独角戏这一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传承人。

上世纪90年代初,田克兢的艺术生涯再上新台阶。他与著名作家、编剧夏雨田老师合作的《吃不了兜着走》一举荣获“中国首届曲艺小品大奖赛”金奖,几乎是一夜之间,田克兢成为武汉的风云人物。之后,两人合作了众多经典节目,《整容》《棋迷》《中奖》《鹊桥热线》《麻厂长》等,脍炙人口。身处底层的普通大众认为,田克兢就是他们的“代言人”,他所表演和关注的,正是发生在民间的街坊是非、大城小事。



独角戏《老馋新传》

独角戏《麻将轶事》

独角戏《中奖》


《都市茶座》栏目创办于2000年。作为《都市茶座》栏目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田克兢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凸显武汉“天生江湖气魄,自在人间烟火”的精神特质,排练出不少叫座又叫好的汉味文艺精品。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坚守武汉乡土艺术传统,又创新艺术形式和创作内容。同时,他和何祚欢、尹北琛、周锦堂、马启厚、陆鸣、李道南、邱玲、冷佳华等多位本地最优秀表演艺术家共同努力,使《都市茶座》栏目一路跃升,取得较大的成绩。曾多次荣获得包括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在内的各级奖励,连续五年获得武汉广播电视台“十佳节目栏目”称号,而且长期占据武汉地区同类电视栏目的最高收视率,成为武汉观众公认的“必看”文化栏目。从2000年到2024年,这24年以来共制作播出《都市茶座》共3000多集,有数百位演员以自己塑造的角色与观众见面。

24年来,《都市茶座》多次受到中央、湖北省、武汉市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表彰、支持、推介。《都市茶座》栏目曾荣获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曾整体搬上央视《周末喜相逢》等栏目,并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报道,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2000年都市茶座第一期


新都市茶座之《搞泼了》


新都市茶座《打工变奏曲》

2005年,田克兢参与策划排演并主演了夏雨田的作品《活到就要活快活》(以下简称《活》),故事发生在“快活里”社区,讲一群热心人为离婚男人“岔巴子”找对象的故事,田克兢演出“岔巴子”一角。和他的独角戏不同,《活》剧是大曲艺形式,有单个曲种的展示,更注重多个曲种的综合表现,“独角”的田克兢开始进入“多角”的舞台,“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大曲艺也好,小曲艺也罢,只要不丢掉轻松幽默中针砭时弊的魂,都能转过来。”

这些年,在每周录制《都市茶座》情景剧之外,田克兢还以“岔巴子”形象一次次走上舞台,主创并主演了近二十部大型方言舞台剧《活到就要活快活》《杠上开花》《信了你的邪》《一碗都是我的》《一枪拍案惊奇》《海底捞月》《非诚勿扰》《鬼子进了城》《杠上开花Plus》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创了武汉方言话剧的一个辉煌时代。


方言舞台剧《海底捞月》


警示剧《拆出的意外》(上)


警示剧《拆出的意外》(下)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