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按照中国文联文艺援藏工作机制要求和湖北省委援藏工作部署,2025年8月25日至30日,湖北省文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组织文艺家奔赴山南、拉萨等地,成功举办“荆楚风 鄂藏情” 湖北省文联文艺援藏系列活动。文艺家们通过美术、书法、摄影专题培训、创作交流、调研座谈和文艺采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活动,为西藏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加深了鄂藏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
座谈会现场
专题文艺培训: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在高原
26日上午10点,由湖北文艺家精心准备的美术、书法、摄影三场文艺专题培训在山南同时开课。在山南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室里,湖北省国画院外联部主任、二级美术师童建钢通过现场示范,从中国画审美、构图、造型以及用笔技巧等方面展开细致指导;同一时间,在山南市完全中学书法教室里,墨香氤氲,湖北省黄冈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吴迪以《汉文字的产生及演变》为题,为30名藏族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高原汉字课”;市文联六楼会议室里,湖北省黄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胡海清带来的“用镜头讲好身边故事”摄影课,让基层摄影骨干直呼“解渴”。一校一主题,一课一特色,学员们全神贯注,积极与授课专家互动交流,纷纷表示收获颇丰。通过培训为山南文艺人才培养贡献了独特的智慧与力量。
美术专题培训
书法专题培训
摄影专题培训
克松陈列馆:一堂生动的西藏民主改革历史课
26日下午,湖北省文联代表团将“流动课堂”开到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乃东区克松社区陈列馆。在海拔3600米的陈列馆里,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农具、一段段影像资料,成为最生动的“教材”。讲解员把1959年民主改革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从“朗生”到“主人”,从“镣铐”到“笑脸”,从“帐篷”到“新村”,“旧社会的一把锁、一把镣,和新生活的一盏灯、一条路,对比太震撼!”艺术家们边看边记,不时举起相机,把“历史瞬间”定格为创作素材。
参观克松社区陈列馆
走进湖北援藏家园:见证民族团结发展成就
26日晚,结束白天的密集培训和参观后,湖北文联代表团一行来到山南湖北援藏家园。在湖北援藏成就陈列室,一幅幅新旧对比照片、一排排产业援藏成果、一段段民族团结故事映入眼帘——从“三湘大道”到“湖北大道” ,一条条道路见证“山南山北不再遥远”;从“雅江两岸蔬菜棚”到“高原水厂”,一项项民生工程托起“稳稳的幸福”;从“组团式医疗”到“组团式教育”,一批批湖北援藏干部把“荆楚温度”送到雪域高原。湖北援藏工作队员用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故事,讲述湖北援藏人如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支援山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受感动的湖北文艺家们向奋战在青藏高原的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赠送了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用翰墨丹青致敬“雪域筑路人”,让长江深情与高原坚守交相辉映。
参观湖北援藏家园
向湖北援藏家园赠送书画作品
社区在欢腾:罗布林卡书画大集“秒空”
27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罗布林卡社区广场早早挂起“鄂藏情深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大红横幅和标语。湖北省文联与山南市书协的艺术家共同抵达后,长桌一字排开、毡垫铺陈,墨香与糌粑香一起飘满广场。艺术家们以笔为媒,以墨为友,藏文书法“扎西德勒”、汉字书法“家和万事兴”、中国画作品《贡布山前浮云动》……每一幅作品都书写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整两个多小时,艺术家们现场创作的近百幅书法、国画作品被热心的群众“认领”一空。在最热闹的“交流互动区”,当湖北画家童建钢在山南市书协洛桑次仁老师的指导下,用藏文完成“扎西德勒”的书法创作时,围观的社区居民忍不住齐声叫好,鄂藏情在笔尖与笑脸中持续升温……
开展社区文艺惠民活动
鄂藏携手:共绘“文艺润藏”新图景
28日-29日,湖北省文联代表团一行专程前往拉萨,参观了西藏美术馆,观看了“岁月凝眸——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第十八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繁华竞放”——新时代全国摄影精品展(拉萨站)、“乡村贵州的视觉密码”贵州美术馆馆藏农民画展等展览,并与西藏自治区文联开展座谈交流,鄂藏两地文联负责人和文艺家就鄂藏文化交流、文艺人才培养、文艺项目合作、共促民族文化繁荣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
参观西藏美术馆
与西藏文联开展座谈
向西藏文联赠送书画作品
短短几天时间,湖北省文联代表团的艺术家们一次次被“第一个党支部、第一块农田”的历史震撼,一次次在“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故事中动容。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鄂藏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正是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同舟共济的民族团结,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石。一次交流,就是一次心灵贴近;一次互鉴,就是一次友谊加固。下一步,鄂藏两地文联和文艺家将携手把文艺的种子播撒在高原,把雪域的回声带回长江,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用文艺的长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新的注脚。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5-09-01 来源:办公室 作者:文/图 胡海清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按照中国文联文艺援藏工作机制要求和湖北省委援藏工作部署,2025年8月25日至30日,湖北省文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组织文艺家奔赴山南、拉萨等地,成功举办“荆楚风 鄂藏情” 湖北省文联文艺援藏系列活动。文艺家们通过美术、书法、摄影专题培训、创作交流、调研座谈和文艺采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活动,为西藏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加深了鄂藏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
座谈会现场
专题文艺培训: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在高原
26日上午10点,由湖北文艺家精心准备的美术、书法、摄影三场文艺专题培训在山南同时开课。在山南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室里,湖北省国画院外联部主任、二级美术师童建钢通过现场示范,从中国画审美、构图、造型以及用笔技巧等方面展开细致指导;同一时间,在山南市完全中学书法教室里,墨香氤氲,湖北省黄冈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吴迪以《汉文字的产生及演变》为题,为30名藏族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高原汉字课”;市文联六楼会议室里,湖北省黄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胡海清带来的“用镜头讲好身边故事”摄影课,让基层摄影骨干直呼“解渴”。一校一主题,一课一特色,学员们全神贯注,积极与授课专家互动交流,纷纷表示收获颇丰。通过培训为山南文艺人才培养贡献了独特的智慧与力量。
美术专题培训
书法专题培训
摄影专题培训
克松陈列馆:一堂生动的西藏民主改革历史课
26日下午,湖北省文联代表团将“流动课堂”开到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乃东区克松社区陈列馆。在海拔3600米的陈列馆里,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农具、一段段影像资料,成为最生动的“教材”。讲解员把1959年民主改革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从“朗生”到“主人”,从“镣铐”到“笑脸”,从“帐篷”到“新村”,“旧社会的一把锁、一把镣,和新生活的一盏灯、一条路,对比太震撼!”艺术家们边看边记,不时举起相机,把“历史瞬间”定格为创作素材。
参观克松社区陈列馆
走进湖北援藏家园:见证民族团结发展成就
26日晚,结束白天的密集培训和参观后,湖北文联代表团一行来到山南湖北援藏家园。在湖北援藏成就陈列室,一幅幅新旧对比照片、一排排产业援藏成果、一段段民族团结故事映入眼帘——从“三湘大道”到“湖北大道” ,一条条道路见证“山南山北不再遥远”;从“雅江两岸蔬菜棚”到“高原水厂”,一项项民生工程托起“稳稳的幸福”;从“组团式医疗”到“组团式教育”,一批批湖北援藏干部把“荆楚温度”送到雪域高原。湖北援藏工作队员用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故事,讲述湖北援藏人如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支援山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受感动的湖北文艺家们向奋战在青藏高原的湖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赠送了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用翰墨丹青致敬“雪域筑路人”,让长江深情与高原坚守交相辉映。
参观湖北援藏家园
向湖北援藏家园赠送书画作品
社区在欢腾:罗布林卡书画大集“秒空”
27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罗布林卡社区广场早早挂起“鄂藏情深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大红横幅和标语。湖北省文联与山南市书协的艺术家共同抵达后,长桌一字排开、毡垫铺陈,墨香与糌粑香一起飘满广场。艺术家们以笔为媒,以墨为友,藏文书法“扎西德勒”、汉字书法“家和万事兴”、中国画作品《贡布山前浮云动》……每一幅作品都书写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整两个多小时,艺术家们现场创作的近百幅书法、国画作品被热心的群众“认领”一空。在最热闹的“交流互动区”,当湖北画家童建钢在山南市书协洛桑次仁老师的指导下,用藏文完成“扎西德勒”的书法创作时,围观的社区居民忍不住齐声叫好,鄂藏情在笔尖与笑脸中持续升温……
开展社区文艺惠民活动
鄂藏携手:共绘“文艺润藏”新图景
28日-29日,湖北省文联代表团一行专程前往拉萨,参观了西藏美术馆,观看了“岁月凝眸——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第十八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繁华竞放”——新时代全国摄影精品展(拉萨站)、“乡村贵州的视觉密码”贵州美术馆馆藏农民画展等展览,并与西藏自治区文联开展座谈交流,鄂藏两地文联负责人和文艺家就鄂藏文化交流、文艺人才培养、文艺项目合作、共促民族文化繁荣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
参观西藏美术馆
与西藏文联开展座谈
向西藏文联赠送书画作品
短短几天时间,湖北省文联代表团的艺术家们一次次被“第一个党支部、第一块农田”的历史震撼,一次次在“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故事中动容。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鄂藏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正是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同舟共济的民族团结,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石。一次交流,就是一次心灵贴近;一次互鉴,就是一次友谊加固。下一步,鄂藏两地文联和文艺家将携手把文艺的种子播撒在高原,把雪域的回声带回长江,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用文艺的长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新的注脚。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