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胡春林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孝感市民间文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安陆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荣获第八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时代风尚”优秀文艺志愿者,安陆市首届优秀文化人才农民漫画家,2023年安陆市“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谈及安陆的曲艺发展,就不得不提一位农民艺术家,老百姓们口中亲切的“老胡”——胡春林。他从绘画开始,到一头扎进曲艺,他从田间走出,又深深扎根于安陆的一乡一村之间。青山绿水和乡音乡情都是他创作的土壤,胡春林在其间自在地耕耘。
田间出新意,笔绘安陆风
农家出身的胡春林,在儿时凭借几本发黄破旧的书,与曲艺和漫画结了缘,时常自己琢磨艺术的窍门。读高中时因家贫辍学,凭着自己不太成熟的漫画和鼓书段子,加上表演天赋,当上了大队文化室宣传员,常常在田间地头,表演自编自创的鼓书、顺口溜小段子,给上水利、挑塘泥的乡亲们鼓鼓士气。诙谐有趣、饱含泥土气息的演出,让艰辛劳作之余的乡亲们笑声不断。
从那时起,胡春林就感觉到曲艺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下定决心把曲艺创作这条路走下去,也深深明白作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紧紧贴近群众的实际生活,创作出“接地气,农民喜欢,看得懂”的文艺作品。
胡春林演出工作中
在胡春林追逐曲艺事业的路途中,漫画事业却先开出了“花”。1989年胡春林聚集七个同样热爱绘画的农民,并牵头组成“李店镇农民漫画队”,在省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先后被《孝感报》《农村未来》《现代人报》等关注报道。同年,胡春林加入孝感美术家协会,并参加了全国漫画理论研讨会,得到时任《讽刺与幽默》主编英韬先生赠言“向真正的农民致敬!”。
随着漫画的传播,胡春林的事迹被更多的人所知晓。1993年,他受到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采访报道。同年,李店镇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湖北省农民漫画之乡”。
时任《讽刺与幽默》主编英韬先生赠言
一直坚持曲艺、漫画两手抓的胡春林,却在2003年遭遇了下岗,暂时离开了自己热爱和耕耘多年的文艺阵地。迫于生计,他选择南下打工,先后辗转多地,做过电焊工,安装过门窗……
生存的压力也没能浇灭胡春林内心的文艺梦。他在打工的同时,也时时找机会观察外地曲艺的演出,并逐渐对曲艺有了新的认识。内心的斗志被重新燃起,他说:“我这个人是一生搞文化的,我必须在社会中找到适合我的位置。”
妙笔绘安陆,曲艺赞乡村
回到家乡后的胡春林,起初靠画墙画为生。2004年,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胡春林进入孛畈文化站,再次踏上了文艺的征途。时任孛畈文化站站长的臧永平重视人才,给了胡春林较为宽泛的创作空间,但也给予他两条要求:“每年必须有至少两件作品获得省级奖项或立项;每年必须有作品登上‘安陆市春晚’。”
胡春林与名家合影
自此,胡春林经常走进田间地头,捕捉农村的各种发展变化。次年,他第一次凭借小品《修路》登上“安陆市春晚”。这部小品于胡春林个人来说,是一次他曲艺事业上的里程碑。
此后他又创作了湖北小戏等类型的作品,并在2008年孝感市首届“槐荫书会”中,获得表演组和创作组二等奖。2010年孝感市开办“孝感编剧培训班”,胡春林作为特约学员入选其中。曲艺事业上不断盛开的累累硕果,使胡春林在获得媒体关注报道的同时,也不断向灵魂的深处——安陆农村扎根。
胡春林接受采访
作为从安陆农村走出来的曲艺人,胡春林深知广阔农村才是自己创作的天地。他将目标由“获得更多奖项”转变为“创作更多好的剧本”,并无偿送给当地的民间艺术团体演绎。胡春林说:“我们创作的东西,必须经过演员的演绎和观众的考验,才能被称为作品,否则只是一张纸,这便是曲艺节目创作的魅力之处。”
在剧本创作之余,胡春林还决心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曲艺团队,这也使得他在剧本创作上拥有更强的动力。2018年安陆市曲艺家协会成立,胡春林被推选为主席,他又有了新的使命。
讲安陆故事,唱百姓品牌
满怀斗志的胡春林,上任后就马上为安陆市曲艺家协会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为了解决曲艺演员短缺和剧本创作人才缺乏的难题,他奔走各方,发掘人才,最终牵头成立了安陆市曲艺团。
为了维持曲艺团的长久稳定运营,胡春林还建立了灵活的奖励制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出作品、出效益。次年,曲艺团为响应“精准扶贫”政策而创作的湖北道情《农家书屋助脱贫》一经问世,便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在“讲安陆故事,唱百姓品牌”的主题下,胡春林团队先后创作出多部贴近时代风貌的文艺作品。同时,胡春林也积极发掘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先后推出《情系公刘》《褪变》等微电影作品,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他的带领下,曲艺团逐步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有了排练阵地、有了专业演员。同年秋,获评安陆市重点文艺扶持项目的《胡春林剧作选》,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胡春林参加全国首期曲艺专家名家精品创作研修班
农村始终是胡春林坚守的阵地,下乡演出是曲艺团的工作重点。在创作和演出中,胡春林还格外重视对传统方言的发掘和弘扬。他将时代主题与传统方言相结合,为曲艺发展赓续了新的生命活力。“曲艺演绎的过程,也是文化宣讲的过程,我们要用安陆人自己的方言,唱出新时代农村的巨变。”
近年来,胡春林及其曲艺团屡次获得省市级奖项。不久前,还入选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
获得奖项的胡春林
在取得文艺硕果的同时,胡春林团队也在不断吸收和培养新的后继力量。他希望通过传帮带,培育更多有魄力且热爱曲艺的青年人,将安陆的曲艺文化传承下去。
此外,67岁的胡春林还有两个愿望,他希望能再打造一个更响亮的作品,将安陆的曲艺事业再往前推一步,也希望能将手上百余个剧本结集出版……
胡春林艺术简历
1957年12月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任安陆市李店镇文化站站长,1989年入党。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孝感市民间文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安陆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获第八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时代风尚”优秀文艺志愿者,安陆市首届优秀文化人才农民漫画家,2023年安陆市“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2019年编辑出版了《胡春林曲艺剧作集》《带着泥土的芳香》两本曲艺专集。其组织成立30余人的文艺演出团队,每年开展送文艺下乡100多场,走遍了安陆的村村寨寨,把欢乐和笑声送给父老乡亲。业余创作小戏剧、戏剧小品、方言小品,共计20余万字。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5-03-31 来源:文学艺术院 作者:李天奇
名家·胡春林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孝感市民间文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安陆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荣获第八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时代风尚”优秀文艺志愿者,安陆市首届优秀文化人才农民漫画家,2023年安陆市“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谈及安陆的曲艺发展,就不得不提一位农民艺术家,老百姓们口中亲切的“老胡”——胡春林。他从绘画开始,到一头扎进曲艺,他从田间走出,又深深扎根于安陆的一乡一村之间。青山绿水和乡音乡情都是他创作的土壤,胡春林在其间自在地耕耘。
田间出新意,笔绘安陆风
农家出身的胡春林,在儿时凭借几本发黄破旧的书,与曲艺和漫画结了缘,时常自己琢磨艺术的窍门。读高中时因家贫辍学,凭着自己不太成熟的漫画和鼓书段子,加上表演天赋,当上了大队文化室宣传员,常常在田间地头,表演自编自创的鼓书、顺口溜小段子,给上水利、挑塘泥的乡亲们鼓鼓士气。诙谐有趣、饱含泥土气息的演出,让艰辛劳作之余的乡亲们笑声不断。
从那时起,胡春林就感觉到曲艺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下定决心把曲艺创作这条路走下去,也深深明白作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紧紧贴近群众的实际生活,创作出“接地气,农民喜欢,看得懂”的文艺作品。
胡春林演出工作中
在胡春林追逐曲艺事业的路途中,漫画事业却先开出了“花”。1989年胡春林聚集七个同样热爱绘画的农民,并牵头组成“李店镇农民漫画队”,在省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先后被《孝感报》《农村未来》《现代人报》等关注报道。同年,胡春林加入孝感美术家协会,并参加了全国漫画理论研讨会,得到时任《讽刺与幽默》主编英韬先生赠言“向真正的农民致敬!”。
随着漫画的传播,胡春林的事迹被更多的人所知晓。1993年,他受到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采访报道。同年,李店镇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湖北省农民漫画之乡”。
时任《讽刺与幽默》主编英韬先生赠言
一直坚持曲艺、漫画两手抓的胡春林,却在2003年遭遇了下岗,暂时离开了自己热爱和耕耘多年的文艺阵地。迫于生计,他选择南下打工,先后辗转多地,做过电焊工,安装过门窗……
生存的压力也没能浇灭胡春林内心的文艺梦。他在打工的同时,也时时找机会观察外地曲艺的演出,并逐渐对曲艺有了新的认识。内心的斗志被重新燃起,他说:“我这个人是一生搞文化的,我必须在社会中找到适合我的位置。”
妙笔绘安陆,曲艺赞乡村
回到家乡后的胡春林,起初靠画墙画为生。2004年,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胡春林进入孛畈文化站,再次踏上了文艺的征途。时任孛畈文化站站长的臧永平重视人才,给了胡春林较为宽泛的创作空间,但也给予他两条要求:“每年必须有至少两件作品获得省级奖项或立项;每年必须有作品登上‘安陆市春晚’。”
胡春林与名家合影
自此,胡春林经常走进田间地头,捕捉农村的各种发展变化。次年,他第一次凭借小品《修路》登上“安陆市春晚”。这部小品于胡春林个人来说,是一次他曲艺事业上的里程碑。
此后他又创作了湖北小戏等类型的作品,并在2008年孝感市首届“槐荫书会”中,获得表演组和创作组二等奖。2010年孝感市开办“孝感编剧培训班”,胡春林作为特约学员入选其中。曲艺事业上不断盛开的累累硕果,使胡春林在获得媒体关注报道的同时,也不断向灵魂的深处——安陆农村扎根。
胡春林接受采访
作为从安陆农村走出来的曲艺人,胡春林深知广阔农村才是自己创作的天地。他将目标由“获得更多奖项”转变为“创作更多好的剧本”,并无偿送给当地的民间艺术团体演绎。胡春林说:“我们创作的东西,必须经过演员的演绎和观众的考验,才能被称为作品,否则只是一张纸,这便是曲艺节目创作的魅力之处。”
在剧本创作之余,胡春林还决心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曲艺团队,这也使得他在剧本创作上拥有更强的动力。2018年安陆市曲艺家协会成立,胡春林被推选为主席,他又有了新的使命。
讲安陆故事,唱百姓品牌
满怀斗志的胡春林,上任后就马上为安陆市曲艺家协会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为了解决曲艺演员短缺和剧本创作人才缺乏的难题,他奔走各方,发掘人才,最终牵头成立了安陆市曲艺团。
为了维持曲艺团的长久稳定运营,胡春林还建立了灵活的奖励制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出作品、出效益。次年,曲艺团为响应“精准扶贫”政策而创作的湖北道情《农家书屋助脱贫》一经问世,便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在“讲安陆故事,唱百姓品牌”的主题下,胡春林团队先后创作出多部贴近时代风貌的文艺作品。同时,胡春林也积极发掘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先后推出《情系公刘》《褪变》等微电影作品,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他的带领下,曲艺团逐步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有了排练阵地、有了专业演员。同年秋,获评安陆市重点文艺扶持项目的《胡春林剧作选》,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胡春林参加全国首期曲艺专家名家精品创作研修班
农村始终是胡春林坚守的阵地,下乡演出是曲艺团的工作重点。在创作和演出中,胡春林还格外重视对传统方言的发掘和弘扬。他将时代主题与传统方言相结合,为曲艺发展赓续了新的生命活力。“曲艺演绎的过程,也是文化宣讲的过程,我们要用安陆人自己的方言,唱出新时代农村的巨变。”
近年来,胡春林及其曲艺团屡次获得省市级奖项。不久前,还入选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4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
获得奖项的胡春林
在取得文艺硕果的同时,胡春林团队也在不断吸收和培养新的后继力量。他希望通过传帮带,培育更多有魄力且热爱曲艺的青年人,将安陆的曲艺文化传承下去。
此外,67岁的胡春林还有两个愿望,他希望能再打造一个更响亮的作品,将安陆的曲艺事业再往前推一步,也希望能将手上百余个剧本结集出版……
胡春林艺术简历
1957年12月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任安陆市李店镇文化站站长,1989年入党。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孝感市民间文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安陆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获第八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时代风尚”优秀文艺志愿者,安陆市首届优秀文化人才农民漫画家,2023年安陆市“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2019年编辑出版了《胡春林曲艺剧作集》《带着泥土的芳香》两本曲艺专集。其组织成立30余人的文艺演出团队,每年开展送文艺下乡100多场,走遍了安陆的村村寨寨,把欢乐和笑声送给父老乡亲。业余创作小戏剧、戏剧小品、方言小品,共计20余万字。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