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吴永斌
中国书协会员、民革中央画院常务理事、湖北省书协副主席、湖北理工学院书法副教授。入选第五届兰亭奖(获奖入围)、第八届兰亭奖,入展第八、九、十、十二、十三届书法国展,2019至2022连续四年入展“源流· 时代”“中国力量”等中国书协主题创作展。获湖北省第九届屈原文艺奖,湖北省第五、六届书法黄鹤奖一等奖,教育部第六、七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指导一等奖。
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仪式暨作品展开幕式将于今日(10月13日)上午9:30在绍兴市兰亭书法博物馆举行。兰亭奖是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吴永斌作为本届兰亭奖湖北唯一入选作者,也是他时隔九年再度入选兰亭奖。在接受“湖北文艺”采访时,吴永斌将自己的学书之路娓娓道来。
匠心独秀,尽揽书法创作之美
谈及备战兰亭奖的创作过程和获奖感受,吴永斌直言:“兰亭奖的竞争愈发激烈,自己的书法理念与创作能得到评委的认可感到十分欣喜。”做一个有想法、有追求的书法创作者,一直是他的目标。从第五届兰亭奖投稿和入选开始,他就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即作品必须展现自己的书法思路。每次投稿前,吴永斌都会先在备忘录中写下自己的构思,从文本到字体,从风格到表现形式,从纸张到墨色,书法的技法、形式、主题、气韵与风格都是他思考的内容。
本次入选兰亭奖的三件作品,从技法、内容再到纸墨,无一不蕴含着吴永斌的匠心。其中的两件小草作品,致力于承传古代经典的元素,融合学习《书谱》《十七帖》《自叙帖》《大观帖》的创作,展现雅致平和的风貌。章法上追求因势赋形、移步换景,钟情于节奏的对比,随着文本的书写,前后的字法、墨法构成的空间不断转变,书写节奏与情感也随之变化,避免简单堆砌,极大地增添了作品的观赏性。
另一件行书作品是吴永斌以米芾风格书写了米芾的诗,题材为大家极少涉猎的内容,因此吴永斌在选找史料、阅读文献上下了一番功夫。作品都力求“字风”与“文风”相协调,笔法和字法尽量入古,气息通畅与灵动。在选纸上,吴永斌看重纸张的肌理感,特地选用了颜色素雅、质地古朴的纸张,以求彰显书法的入古之感。
吴永斌第八届兰亭奖入选作品 行书条幅《米芾诗四首》
从心书写,找寻书法文艺本真
纵观我国悠悠书法史,会发现历代便有书法文化与酒文化的渊源,许多书法家喜欢酒后写字,吴永斌亦是如此。喝酒前的他在提笔时会追求每个细节都尽善尽美,在适量小酌达到微醺状态后,他便能够既专注又放松,将情感更为自然流畅地注入笔墨中。笔兴随着酒意生发,笔韵跟随酒韵酿成,在微微醉意中一挥而就、不计得失,顺势而为、从心书写。
谈及如何看待书法技法、情感和本真的关系,吴永斌认为,书法技法层面的学习与实践是一定要有扎实基础的,但书法创作不能只有技法,若只有技法而无情感,那么机器人便可以取代书法家。在一幅作品中,技法自然表达的同时,融入作者对内容与艺术的情感,就会表现出“字”背后的“人”,若是缺少深层的情感、随机的生发,则会丧失艺术的灵韵之美。
在古代,毛笔书写是文人的必备技能,书写毛笔字的实用场景更丰富,古人大多将书法融入文史哲的学习,并与生命、自然进行联想,产生感悟,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而如今,毛笔字的应用空间在缩减,书法更多成为装点视域空间或展览的艺术作品,作品更注重技巧表达。但书法的本真不能只是写字,更需要情感的注入与文化的积淀,这需要书法创作者们不断学习、汲取中华优秀文化,并与时俱进找寻书法创作的本真。
吴永斌第八届兰亭奖入选作品 草书条幅《袁枚随园诗话三则》
静默耕耘,献身书法教育事业
投身于书法教育事业三十余载,吴永斌注重学生书法技能的培养与文化气质的修炼。他将自己的书法教学理念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承传书法,先自己继承,再传递给学生;二是发挥书法的育人作用,提升修为;三是注重巧学,避免苦练。
吴永斌说道:“我一直告诉我的学生们,临帖之时,学古人要学得像,理解古人书法的形与神,到创作时,便不能太像古人,应在形式、审美、气韵中表达自我的理念。”
吴永斌为书法爱好者讲解第十三届国展进京展作品
在高校开设讲坛、探索社会化办学的育人新模式、坚持书法教育公益,吴永斌在不同渠道开展了书法教育实践。身为湖北理工学院的书法老师,他在指导学生写出一手好字的基础上挖掘书法人才,指导一批批学生走向省展、国展,考上书法研究生等,取得长足的进步。
吴永斌立足个人工作室,更广泛地传播书法理念与技法,为书法爱好者提供学习的平台。在他的指导与培养下,一众学生在市展、省展甚至国展脱颖而出,为武鄂黄黄(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培养了数百名书法作者,为荆楚书法事业贡献了不凡的力量。
吴永斌还依托中小学促进书法教育的落地。受欧阳中石老师坚持教育公益的感染,吴永斌将书法育人情怀贯彻于教学实践当中。他曾设想组织书法支教活动,但疑问随之而来:这样是否普及面太窄?于是,他联系当地政协、教育局,组织开展书法教师培训,由他这一个点连接更多的教师,成为一条书法教育战线,再由此铺开到学生层面,构成点线面的发散状态,以更高效率的方式构建墨香浸润的校园书法环境。
吴永斌为黄石市有色中学初中生讲授硬笔楷书
吴永斌为湖北省中小学第十四期书法教师集训行草班授课
更攀高峰,致力书法繁荣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书法创作的探索之路上,吴永斌时常用黄石文化名人李声高老师的“三问”叩问自我,同时他也想将这“三问”送给喜好书法的同道们:一问为什么学?是为了情怀、提升素养,抑或为了职业发展,不同的回答,学习的角度和努力的方向便不相同。二问学什么?构建“倒T型”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这一横代表技法、文史、美学等知识的积累,这一横铺得越厚,便将那一竖支撑得更稳。三问如何学?学习技法要高效,他认为要有“明师”指导,技法难以光靠个人就自然积累和“养”得出来。
在回答这“三问”后,他更明确了未来书法事业的方向:不断提升技法、审美与综合素养,让作品能“文传道、书焕采”,以及开启书法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北京的洪亮老师在带我们一批书法工作者时,坚持研究性学习,指导带领我们研究书家、书史、书论,这也是我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吴永斌如是说。
谈及愿景,吴永斌惟愿中华民族的书法事业蒸蒸日上,湖北的书法力量越来越强。“在湖北省文联、省书协的指导带领下,我们共同努力,一批批有潜质的书法人才能收获良性成长,有更多的湖北书法家走向全国的高峰。”
未来吴永斌仍将不懈追求,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为祖国大地输送更多书法人才,同时他希望更多人领略书法之美,在书法学习中陶冶情操、修炼品性。
吴永斌第八届兰亭奖入选作品 草书《姜宸英湛园题跋选抄》册页
艺术简历
吴永斌:1975年3月生于湖北大冶,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副主席。2021年获教育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指导一等奖;2019年获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成人培训先进个人;201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指导二等奖;2014年获湖北省民革2014年度十佳党员;2015年获湖北省第九届屈原文艺奖;2019年获湖北省第六届书法黄鹤奖一等奖;2012年获湖北省第五届黄鹤奖创作奖。
部分入展经历: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草书,2024年)
全国第三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行草,2024年)
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草书,2022年)
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作品展(行书,2021年)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行书,2019年)
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作品展(行书,2018年)
第五届兰亭奖佳作奖(草书,2015年,获奖入围)
第二届手卷作品展(草书,2015年)
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行草,2013年)
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草书,2012年)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草书,2011年)
全国第二届草书作品展(草书,2008年)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行书,2007年)
全国首届行书作品展(行书,2006年)
中国书坛第五届新人新作书法篆刻作品展(行书,2005年)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行书,2004年)
“源流·时代”当前书法创作展入展(行书,2019年)
中国力量——全国书法扶贫书法大展(行书,2020年)
“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行书,2021年)
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行书,2022年)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5-03-04 来源:文学艺术院 作者:陈欣媛
名家·吴永斌
中国书协会员、民革中央画院常务理事、湖北省书协副主席、湖北理工学院书法副教授。入选第五届兰亭奖(获奖入围)、第八届兰亭奖,入展第八、九、十、十二、十三届书法国展,2019至2022连续四年入展“源流· 时代”“中国力量”等中国书协主题创作展。获湖北省第九届屈原文艺奖,湖北省第五、六届书法黄鹤奖一等奖,教育部第六、七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指导一等奖。
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仪式暨作品展开幕式将于今日(10月13日)上午9:30在绍兴市兰亭书法博物馆举行。兰亭奖是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吴永斌作为本届兰亭奖湖北唯一入选作者,也是他时隔九年再度入选兰亭奖。在接受“湖北文艺”采访时,吴永斌将自己的学书之路娓娓道来。
匠心独秀,尽揽书法创作之美
谈及备战兰亭奖的创作过程和获奖感受,吴永斌直言:“兰亭奖的竞争愈发激烈,自己的书法理念与创作能得到评委的认可感到十分欣喜。”做一个有想法、有追求的书法创作者,一直是他的目标。从第五届兰亭奖投稿和入选开始,他就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即作品必须展现自己的书法思路。每次投稿前,吴永斌都会先在备忘录中写下自己的构思,从文本到字体,从风格到表现形式,从纸张到墨色,书法的技法、形式、主题、气韵与风格都是他思考的内容。
本次入选兰亭奖的三件作品,从技法、内容再到纸墨,无一不蕴含着吴永斌的匠心。其中的两件小草作品,致力于承传古代经典的元素,融合学习《书谱》《十七帖》《自叙帖》《大观帖》的创作,展现雅致平和的风貌。章法上追求因势赋形、移步换景,钟情于节奏的对比,随着文本的书写,前后的字法、墨法构成的空间不断转变,书写节奏与情感也随之变化,避免简单堆砌,极大地增添了作品的观赏性。
另一件行书作品是吴永斌以米芾风格书写了米芾的诗,题材为大家极少涉猎的内容,因此吴永斌在选找史料、阅读文献上下了一番功夫。作品都力求“字风”与“文风”相协调,笔法和字法尽量入古,气息通畅与灵动。在选纸上,吴永斌看重纸张的肌理感,特地选用了颜色素雅、质地古朴的纸张,以求彰显书法的入古之感。
吴永斌第八届兰亭奖入选作品 行书条幅《米芾诗四首》
从心书写,找寻书法文艺本真
纵观我国悠悠书法史,会发现历代便有书法文化与酒文化的渊源,许多书法家喜欢酒后写字,吴永斌亦是如此。喝酒前的他在提笔时会追求每个细节都尽善尽美,在适量小酌达到微醺状态后,他便能够既专注又放松,将情感更为自然流畅地注入笔墨中。笔兴随着酒意生发,笔韵跟随酒韵酿成,在微微醉意中一挥而就、不计得失,顺势而为、从心书写。
谈及如何看待书法技法、情感和本真的关系,吴永斌认为,书法技法层面的学习与实践是一定要有扎实基础的,但书法创作不能只有技法,若只有技法而无情感,那么机器人便可以取代书法家。在一幅作品中,技法自然表达的同时,融入作者对内容与艺术的情感,就会表现出“字”背后的“人”,若是缺少深层的情感、随机的生发,则会丧失艺术的灵韵之美。
在古代,毛笔书写是文人的必备技能,书写毛笔字的实用场景更丰富,古人大多将书法融入文史哲的学习,并与生命、自然进行联想,产生感悟,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而如今,毛笔字的应用空间在缩减,书法更多成为装点视域空间或展览的艺术作品,作品更注重技巧表达。但书法的本真不能只是写字,更需要情感的注入与文化的积淀,这需要书法创作者们不断学习、汲取中华优秀文化,并与时俱进找寻书法创作的本真。
吴永斌第八届兰亭奖入选作品 草书条幅《袁枚随园诗话三则》
静默耕耘,献身书法教育事业
投身于书法教育事业三十余载,吴永斌注重学生书法技能的培养与文化气质的修炼。他将自己的书法教学理念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承传书法,先自己继承,再传递给学生;二是发挥书法的育人作用,提升修为;三是注重巧学,避免苦练。
吴永斌说道:“我一直告诉我的学生们,临帖之时,学古人要学得像,理解古人书法的形与神,到创作时,便不能太像古人,应在形式、审美、气韵中表达自我的理念。”
吴永斌为书法爱好者讲解第十三届国展进京展作品
在高校开设讲坛、探索社会化办学的育人新模式、坚持书法教育公益,吴永斌在不同渠道开展了书法教育实践。身为湖北理工学院的书法老师,他在指导学生写出一手好字的基础上挖掘书法人才,指导一批批学生走向省展、国展,考上书法研究生等,取得长足的进步。
吴永斌立足个人工作室,更广泛地传播书法理念与技法,为书法爱好者提供学习的平台。在他的指导与培养下,一众学生在市展、省展甚至国展脱颖而出,为武鄂黄黄(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培养了数百名书法作者,为荆楚书法事业贡献了不凡的力量。
吴永斌还依托中小学促进书法教育的落地。受欧阳中石老师坚持教育公益的感染,吴永斌将书法育人情怀贯彻于教学实践当中。他曾设想组织书法支教活动,但疑问随之而来:这样是否普及面太窄?于是,他联系当地政协、教育局,组织开展书法教师培训,由他这一个点连接更多的教师,成为一条书法教育战线,再由此铺开到学生层面,构成点线面的发散状态,以更高效率的方式构建墨香浸润的校园书法环境。
吴永斌为黄石市有色中学初中生讲授硬笔楷书
吴永斌为湖北省中小学第十四期书法教师集训行草班授课
更攀高峰,致力书法繁荣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书法创作的探索之路上,吴永斌时常用黄石文化名人李声高老师的“三问”叩问自我,同时他也想将这“三问”送给喜好书法的同道们:一问为什么学?是为了情怀、提升素养,抑或为了职业发展,不同的回答,学习的角度和努力的方向便不相同。二问学什么?构建“倒T型”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这一横代表技法、文史、美学等知识的积累,这一横铺得越厚,便将那一竖支撑得更稳。三问如何学?学习技法要高效,他认为要有“明师”指导,技法难以光靠个人就自然积累和“养”得出来。
在回答这“三问”后,他更明确了未来书法事业的方向:不断提升技法、审美与综合素养,让作品能“文传道、书焕采”,以及开启书法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北京的洪亮老师在带我们一批书法工作者时,坚持研究性学习,指导带领我们研究书家、书史、书论,这也是我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吴永斌如是说。
谈及愿景,吴永斌惟愿中华民族的书法事业蒸蒸日上,湖北的书法力量越来越强。“在湖北省文联、省书协的指导带领下,我们共同努力,一批批有潜质的书法人才能收获良性成长,有更多的湖北书法家走向全国的高峰。”
未来吴永斌仍将不懈追求,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为祖国大地输送更多书法人才,同时他希望更多人领略书法之美,在书法学习中陶冶情操、修炼品性。
吴永斌第八届兰亭奖入选作品 草书《姜宸英湛园题跋选抄》册页
艺术简历
吴永斌:1975年3月生于湖北大冶,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副主席。2021年获教育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指导一等奖;2019年获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成人培训先进个人;201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指导二等奖;2014年获湖北省民革2014年度十佳党员;2015年获湖北省第九届屈原文艺奖;2019年获湖北省第六届书法黄鹤奖一等奖;2012年获湖北省第五届黄鹤奖创作奖。
部分入展经历: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草书,2024年)
全国第三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行草,2024年)
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草书,2022年)
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作品展(行书,2021年)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行书,2019年)
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作品展(行书,2018年)
第五届兰亭奖佳作奖(草书,2015年,获奖入围)
第二届手卷作品展(草书,2015年)
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行草,2013年)
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草书,2012年)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草书,2011年)
全国第二届草书作品展(草书,2008年)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行书,2007年)
全国首届行书作品展(行书,2006年)
中国书坛第五届新人新作书法篆刻作品展(行书,2005年)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行书,2004年)
“源流·时代”当前书法创作展入展(行书,2019年)
中国力量——全国书法扶贫书法大展(行书,2020年)
“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行书,2021年)
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行书,2022年)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